去年压抑已久,今年扬眉吐气
去年表现远逊公募基金的阳光私募今年上半年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上证指数跌幅高达46.07%,股票型公募基金的净值平均缩水幅度超过35%,而阳光私募基金平均增长率为-28.36%(按披露时间截至7月中旬计算,下同)。上半年还有6只阳光私募基金取得了正收益,阳光私募基金成为今年以来理财市场相对安全的避风港。
虽然阳光私募短期战胜公募还很难证明什么,但有私募基金人士相信,公募基金的发展已经面临瓶颈,而私募基金的市场未来很可能有10倍左右的发展空间。
四成阳光私募战胜公募
今年以来,在次贷危机、原油价格暴涨、通货膨胀、紧缩政策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内忧外患”,沪深股市出现深幅调整,沪深300指数从2007年年末的5338.27点下跌到了7月3日的2760.61点,跌幅高达51.71%,生生地被“腰斩”。
受此影响,不管是公募基金还是阳光私募,绝大多数难逃亏损命运。上半年公募基金投资股票普遍亏损,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亏损高达35%以上,而同期不少阳光私募基金的表现远强于大盘。据广州市瑞富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最新统计显示,在72只连续运营6个月以上的阳光私募基金中,星石一期、二期、三期的收益率为正数,而亏损幅度在20%以内的私募产品有26只,占统计样本的37.5%。而从7月18日晨星股票型基金业绩排名上统计,公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36%。在公募基金中,截至7月18日的近半年来业绩表现最好的华宝兴业多策略增长(行情,净值,基金吧)的增长率为-21.42%。也就是说,40%左右的私募基金战胜了表现最好的公募基金。
中国龙系列表现最抢眼
截至7月中旬(个别私募基金的数据为6月)的统计显示,除星石系列的三期产品因股票仓位非常低而保持正收益外,保持了一定股票仓位的武当1期、亿龙中国、中国龙价值5期、淡水泉成长1期等净值缩水也不到10%。
另外,新同方这家以几乎是清华大学毕业生为主力的团队所管理的新同方1期,康晓阳管理的天马及天马LIGHTHORSE,原西部证券自营负责人所管理的朱雀系,证券业内“达人”蔡明(曾先后担任海南港澳信托公司证券总部总经理、博时基金公司主管投资副总经理、云南国投总裁及副董事长)所管理的民森系以及蒋锦志管理的景林系都体现了非常好的风险控制能力。
整体来看,云南信托的中国龙系列基金表现最为突出。在72只基金中,中国龙价值5、6、7期及中国龙增长1、2、5、6期等7期基金位于前15名之内,表现略差的为中国龙价值1期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34.50%,仍超越了公募基金的平均水平。
私募压力大制度更灵活
对于不少阳光私募跑赢公募,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是私募基金的制度所导致。“公募亏了跳槽,私募亏了跳楼”,此话虽然有些夸张,但追求绝对回报的私募基金的确有更强的做好业绩动力,因为只有取得正回报,才可以收取20%的业绩提成,而不是像公募基金那样可以靠天吃饭。
另外,阳光私募在投资上的限制更少,管理人应对市场更灵活。首先,阳光私募通常没有契约规定的股票仓位上、下限,所以基金经理有很大的仓位控制的灵活性,看好的时候可以满仓,不看好的时候可以将股票仓位降到非常低,今年表现较好的阳光私募多是轻仓,而公募基金中的股票型基金股票仓位有很严格的限制,高不过95%,低不得低于60%。
其次,投资集中度高。目前的信托法规定,私募信托基金的最高单只股票持仓等于或小于其基金总资产的20%,管理人可以通过集中投资看好的股票获得较高的超额回报。而公募基金投资单只股票的上限为10%,由于现在公募基金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单个小公司的贡献度低,因此,一些具有很好成长性的市值较小的企业往往不被公募基金重视,这也导致公募基金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不如私募。
最后,私募基金有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因为规模小,船小好掉头。而今年上半年,不少明星基金经理折戟就是因为规模过大而被拖累。
虽然阳光私募今年以来表现突出,但有分析人士认为,短期的表现还不足以证明阳光私募的投资管理能力,投资者也不能以此作为选择阳光私募的基础,但某从公募转到私募的人士认为,私募天然具有制度的灵活性,加上引入了公募基金的投资运作和风控制度,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大,“3-5年来预计有10倍左右的增长空间”。
公募基金集体唱空私募大腕集体看多
继去年10月份之后,最近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再次出现较大分歧。在公募基金集体唱空之时,部分私募基金的大腕们则开始发表积极言论,认为A股市场的拐点已经出现,现在开始陆续建仓是比较明智的做法。
《中国证券报》7月28日报道称,当前九成基金经理认为市场已经进入熊市,89%的基金经理预期货币政策从紧格局将维持不变甚至更为紧缩,而且他们将对股市的预期收益率不断调低,逢低买入意愿也有所下降。而在7月下旬的同一时期,田荣华、李驰、石波等多位业内私募大腕短短的时间内云集北京知钱俱乐部,集体看多A股。其中,去年在5800点左右清仓的李驰更是明确表示自己已经于2700点开始建仓了。值得一提的是,在2007年5月26日和6月15日知钱俱乐部曾惊现两次神秘预言,成功预测股市的“5·30“和“6·20“大跌,而从去年9月开始,巴曙松、侯宁等人在市场最疯狂的时候在该俱乐部不断发布唱空言论,该俱乐部一度被人戏称为空军司令部。此次私募大腕于此处集体发布看多市场的观点,颇值得关注。
回过头去看去年10月份6000点附近时市场的观点,即上一次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分歧较大的时候,可以发现,占到当时公募基金市场观点大多数的是“科技股成相对估值洼地“、“四季度盯牢银行和资源品行业“一类的观点。到年底时,大盘稍跌,“从过度杀跌股中找机会“、“看好下阶段市场表现“等又成了公募基金看市场的主旋律。同一时期,大部分私募却已经嗅到了市场危险的气息,诸如李驰、田荣华、张晖等私募大腕或清仓、或减仓,都在用不同的办法来规避市场风险,中国阳光私募之父赵丹阳甚至在今年年初将旗下基金全部清盘。现在看来,在去年高点上的风控比拼中,私募基金先胜一筹。
当前,股指已经跌去大半,许多股票的价格打了三折甚至两折,原有非理性的估值体系遭到了抛弃,尽管目前的估值还有些紊乱,但是安全边际明显要大得多了。单纯和去年比,现在投资无疑是更具有吸引力的。但这次这些在证券市场上经历丰富的私募基金大腕们是否又看准了呢?还需要未来的市场来验证。
相关链接
阳光私募基金
所谓阳光私募基金,是指近年来以信托公司为载体,通常只针对少数特定的投资者通过非公开方式募集资金推出的私募基金。一般要求最低申购金额为人民币50万至100万元,并收取1.5%左右的管理费、托管费以及20%左右的绩效费(业绩报酬),定期向投资者公布收益率并允许赎回。这类较规范作法接近公募开放式基金的有关标准。
自2004年2月20日赵丹阳在深圳设立第一个信托私募基金--“赤子之心集合资金信托“起,中国的阳光私募基金才真正开始出现,随着公募基金和券商自营部门人员纷纷出走私募基金,到现在已经发展到30多家公司78只产品,其中连续6个月以上披露业绩的有72只左右,阳光私募的整体规模为10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