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信合作,应该可以有更多空间,也应该可以有更多方式。今年以来,银行的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越卖越火暴。紧缩的货币政策,有限的贷款额度,微妙的国际经济环境,一同为企业施压。无奈之下,银行集合民间资本,以发行理财产品的方式为企业解困,一时间被各方称道。
信托公司被银行拉来做“中介”,不是因为其能力,而是因为其身份。这样说,太过直白,但事实就是如此。财大气粗的银行有的是信用良好的贷款客户,不需要信托公司帮忙找项目,而唯一欠缺的是一纸合同——一纸形成信托法律关系的合同。
通过银行之手,企业成为信托理财产品中的贷款人,广大投资者成为该信托产品的委托人和受益人。而贷款人支付的贷款利息和投资者拿到的产品收益之间却有着可大可小的差距,这就是银行和信托公司的利润空间。然而,在这妙手回春般的操作中,信托公司只是手套的作用。手和手套分配利润,谁强势谁弱势,不言而喻。以现在操作的“市场价”来看,普遍情况是:信托公司所得利润占25%,银行拿走剩下的75%,甚至更多(有的信托公司为了走流水做业务,主动压价)。
信托理财产品发行如火如荼的背后是银行灿烂的笑脸,和信托公司隐约孤寂的背影。
一位信托公司一线工作人员说,银行规模越大,议价能力越强;在他们面前,信托公司的身影越发渺小。这个价位你承受不了,那就走人,换别家,抢着做。而银行的产品设计人员则认为,信托公司做什么了?丝毫不费时间不费精力,签个合同就能赚一个点的收益,坐着收钱的事情,哪里有理由嫌报酬率低呢?
但是,信托公司不想坐着收钱,他希望能更多参与,发挥更多作用,同时赚取更高利润,只是人家银行不稀罕——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干嘛要找别人做?
这时候,外资行进来了,外资行也要做信托理财产品了,真正需要信托公司发光发热的人来了。刚刚开始在“中国海”尝试游泳的外资行不要说贷款老客户,新客户都还没培养牢固,最需要就是信托公司的一双慧眼,帮忙寻找合适的企业,合适的项目。
这种依赖与信任,给信托公司带来了很大的空间。想必事成之后的分成比例,也会让信托公司感到欣慰。
但是,获批在华设立法人银行的外资行本就不多,开展信托理财业务的银行更加有限,而且外资行总部普遍集中在上海。这个时候,50多家信托公司之间的争夺战又将开打,是否还会走上价格战的老路,笔者很是担忧。
其实,信托公司挖掘此类产品的能力不比银行逊色,如果做规模,有二三十亿的项目;如果做收益,给企业的利率在百分之十以上的也有;如果做行业,多年来游刃于各类实业投资间的信托公司毫不示弱。关键,是要找对一条路,找对一条合作之路,一条发展之路。